IP限制系统数据加载中...

他让全球产业链无法弃重庆造 人称世界第一减震

发布日期:2010-06-28 01:13:21 点击:102

    李耀勇,重庆耀勇减震器有限公司董事长。这块石碑上铭刻了他的工业理想。他说,自己死后将葬于此处,好看护花了一辈子去做的事业。记者 李斌 摄

    李耀勇的企业,厂区干净而规矩。

    这家生产摩托车减震器的企业打上了老板鲜明的烙印。不仅是企业的名称,还有李耀勇对企业的理解。

    在办公楼的正前方,正对工厂大门的一块一米见方的石碑上,还刻上了李耀勇对企业的期许,对员工的勉励。

    最让人吃惊的是,李耀勇指着石碑,说自己死后就葬于此处,他要看护花了一辈子时间做的事业。

    对李耀勇来说,摩配行业的水已经快到沸点,能否进入全球产业链并让重庆成为无法被抛弃的重要环节,就看当下的一搏。

  谈创业历史

    租门面卖摩托车配件

    就是整个生意的开端

    记者:我注意到你很少在媒体上露面,能不能讲讲你的创业史?

    李耀勇:最早接触到配件行业,要追溯到1985年。那之前我在国企,被单位委派出去学习外贸知识。当时参与学习的那批人纷纷下海,我也顺应了这个潮流,辞去了原单位的工作,借了些钱,加上自己的退职费,就租了一个门市开始卖摩托车配件。这就是整个生意的开端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,背靠嘉陵这样的大型企业,生意还是很好做的。主要做嘉陵50、70系列的摩托车配件批发。到了1992年,摩托车行业开始对民营资本解禁,配件生意开始了黄金期。1995年,我认为做贸易不如做生产,就租了地方开始办厂,选准了开始做减震器。

    记者:当初那一拨行情里面,很多人是由此进入了整车制造,你为什么选的是配件,而不是整车?

    李耀勇:呵呵,这个可能和本钱与胆识有关。但我当初的想法是,大家各做各的生意,应该都有发展。而就摩托车配件来说,减震器的技术门槛是最高的,也就是说可以竖立一个对竞争者的壁垒。

    现在回头看,我的判断是准确的。由于当初摩托车整车都是属于购买各家配件来组装,其实比做减震器要简单得多,但是这么多年下来,我做减震器的技术沉淀比整车厂家要好,这就是我的核心竞争力了。

    

本文关键字:外贸知识
本文来源: